近年來,棗莊以運河文化為主要依托,發揮文化旅游方面的雙重優勢,做足特色文章,推動文旅融合,放大品牌效應,走出了以運河文化復興帶動城市轉型、促進新舊動能快速轉換的新途徑。
保護與開發有機統一打造“創新運河”
大運河棗莊段是運河文化的典型代表區域。棗莊市文旅局二級調研員韓偉表示,大運河文化應以保護為主,進行適度保護性開發,以文化為核心,堅持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臺兒莊區位于京杭大運河的中心節點,因河而生、因戰成名。大運河臺兒莊段全長39公里,是大運河山東段最寬的河道。近年來,臺兒莊區通過保護開發運河遺產,傳承弘揚運河文化,展示營造運河風情,再現了當年沿運重鎮的繁榮景象,走出了一條由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變、由古城游向全域游轉變的發展之路。
韓偉向記者介紹,為實現“創新運河”,臺兒莊區啟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目前,正積極構建“臺兒莊古城--大運河--南部山區--大運河文旅小鎮--微山湖”區域聯動的“一城一河一山一鎮一湖”發展新格局,同步推動區域文旅規劃、文化產業引進等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做精、做優、做強區域文旅產業,打造生機勃勃的“創新運河”。
臺兒莊古城是臺兒莊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核心區域,境內泇河段更是長江以北大運河唯一東西走向航道,具備運河深度游的優越基礎。臺兒莊古城旅游集團副總經理黃曉莉向記者介紹,為發揮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適應時尚生活的新需求、新形勢,臺兒莊成立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首批創造未來文化遺產”、“山東省海外華裔青少年中華文化傳承基地”;打造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甚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運河節慶賽事品牌活動,如國際冬泳節、全國河釣大賽、臺兒莊古城首屆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項目展演、中華端午文化節等,讓廣大選手、游客和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其中,更易于了解、接受運河文化,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柳琴戲、運河大鼓、竹馬會、皮影戲等非遺常態演出,以及大運河文化帶代表性非遺在古城展演,使得非遺文化項目得以活態傳承與發展。
著力打響“魯風運河·生態棗莊”品牌
今年4月,《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頒發,打響“魯風運河”品牌成為山東省重點打造的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之一。
棗莊,素有江北水城,運河古都之稱。韓偉介紹,為響應山東省“魯風運河”品牌定位,棗莊市以建設“魯風運河”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為統領,深度整合歷史文化及生態資源優勢,促進文化旅游行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啟動編制了《棗莊市全域旅游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制定出臺了《棗莊市關于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建設旅游強市的實施意見》《棗莊市精品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規劃》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打造“魯風運河·生態棗莊”。力爭到2022年,精品旅游產業消費總額達到350億元,旅游人次達到3300萬人次。
為打響“魯風運河·生態棗莊”品牌,棗莊組織有關部門做好大運河文化帶規劃編制工作,爭取融入更多棗莊運河文化旅游元素。以臺兒莊古城為核心,著力推進臺兒莊全域旅游和度假區建設,培育棗莊運河旅游知名品牌。與此同時,棗莊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全力打響鐵道游擊隊、運河支隊等紅色文化品牌,切實推進黨性教育基地建設,展現棗莊紅色旅游新風貌,增強棗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此外,全力推介“魯風運河·生態棗莊”旅游資源,以品牌構建聯合營銷平臺,共同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實現聯盟城市資源共享、政策互惠、信息互通、節慶互融、交通互聯的合作局面。
調動社會力量講好運河故事
為講好運河文化故事,棗莊市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運河文化建設,搭建了人才多元化、多渠道培養平臺,成為加快實施城市轉型戰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的一項重要內容。
韓偉向記者介紹,棗莊學院成立了運河文化研究院,充分發揮學院人才、智力優勢,圍繞棗莊城市轉型,確立了棗莊城鄉發展與旅游規劃、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建設、運河文化研究、墨學研究等一批科研課題,打造運河文化研究品牌;積極調動棗莊市運河文化研究協會、臺兒莊運河文化研究會等民間協會為運河文化保護發展利用建言獻策。協會從棗莊市運河文化資源的構成、特點及旅游開發價值入手,分析棗莊市運河文化資源的旅游開發現狀及問題,提出棗莊運河文化發展方向。
在調動民營企業參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方面,重點打造一批點線面鏈接、區域化聯合、集群式發展、品牌化營銷的鄉村旅游集群片區。
聯通沿線城市加強文化交流、產業融合
京杭大運河貫穿南北,每一段河流所處地理地貌不同、從歷史走來的情況不同,因而又呈現出各自的特點。作為連接運河南北的中間段,運河棗莊段具有融匯南北文化的包容性。
韓偉告訴記者,加強與大運河沿線城市之間的協同合作,建立與上下游城市間多層次、多形式的溝通合作機制,在保護上聯動、傳承上聯手、利用上聯合,加強文化交流互鑒、產業融合互動,共筑多元化文化帶、經濟增長帶,成為棗莊市作為京杭大運河中心點應發揮的特殊作用。
為與沿線城市共振共鳴,提升區域旅游品牌影響力,2018年,由山東省文化廳、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臺兒莊古城旅游集團承辦的首屆大運河非遺優秀項目展演在臺兒莊古城舉行,集中展示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保護成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為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底蘊,以龍頭運河文化為代表,展現文化內涵及地域特色,增強市場競爭力,棗莊市扶持推動一批現代化文旅強企。經過持續打造,形成了以臺兒莊古城、微山湖濕地公園、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冠世榴園、抱犢崮國家森林公園為代表的精品文化旅游景區集群。
今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快魯南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加快魯南經濟圈臨沂、棗莊、濟寧、菏澤等四市一體化發展,促進四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此,棗莊市全力推動融入淮海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各項工作,基礎設施加速融通、產業協作更加緊密、旅游合作成效顯著,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如今,站在運河文化保護傳承的歷史節點之上,棗莊這座城市也將在創新的文旅融合思路下流淌出嶄新的文明,讓“活著的運河”成為城市生生不息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