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走進基層一線”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介紹2023年棗莊市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賽暨返鄉人才創業大賽有關情況,并現場觀摩了山亭區鄉土技能大賽初賽及水泉鎮上水石產業發展狀況。
發布人
楊光成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崔 震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棗莊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尚文宇 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
雷 杰 山亭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去年9月,市人社局舉辦了首屆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賽,評選出技能大師、技能標兵、技術能手、十佳電商主播116人,以技之長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得到《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簡報(鄉村振興??房l推介,央視、省電視臺、大眾日報等媒體給予廣泛報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今年,大賽提前啟幕,4月底將舉辦開幕式,賽程一直持續到10月。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一、大賽基本情況
(一)關于大賽目的。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賽已成為挖掘培育地方特色品牌產業、壯大技能人才隊伍、助力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的重要抓手。今年,市人社局提早啟動、精心組織,舉辦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賽,就是要“匠心傳承特色品牌,技能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打造“技能+創業”新模式,在全社會營造技能寶貴、創業光榮的時代風尚,服務“工業強市、產業興市”發展大局。
(二)關于競賽項目。采取“N+1”模式,按照廣泛性和引領性原則,遴選了具有棗莊地標性、代表性、可展示性且從業人員廣泛的9個項目,再加上1個電商直播項目。其中,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賽包括特色面點制作、特色湯類制作、淡水魚制作、特色鹵味制作和非遺技藝、手造技能、上水石盆景制作等7個項目;返鄉人才創業大賽設置返鄉人才創業項目和預制菜項目。
(三)關于報名情況。大賽自愿報名,不收取任何費用。凡年滿18周歲及以上,政治素質良好,無違紀違法經營記錄,具有一定特色技能的勞動者均可報名參加。參加返鄉人才創業大賽的選手,所經營實體和參賽項目要登記注冊一年以上,參賽人員為經營實體創始人員。截至昨日,已有800余人報名,大幅超過上屆人數,有意愿參賽的請查閱大賽公告及時報名,期限截至4月17日。
(四)關于獎勵政策。鄉土技能人才大賽每個組別評選出5名技能大師、5名技能標兵、10名技術能手,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獎勵。返鄉人才創業大賽每個組別分別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分別給予5000元、3000元、2000元的獎勵。電商直播評選出全市“十佳電商直播”,給予每人2000元的獎勵。獲獎選手分別納入全市技能人才庫、創業人才庫和電商直播人才庫。著力加強對獲獎選手的后續服務,制定12條支持措施,對符合條件的個人和項目,給予有關就業創業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支持。
二、今年大賽特點
一是突出鄉土特色。大賽共設10個比賽項目,比去年增加了1倍,進一步提高了公眾參與度。在項目選擇上,既有群眾喜聞樂見的面點、湯類、淡水魚制作等餐飲項目,也有代表棗莊特色的非遺手造類比賽項目,還有電商直播、預制菜等新業態、鄉村振興特色項目,比賽項目更加符合產創融合發展趨勢,有利于釋放鄉土技能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二是突出山亭元素。制定支持山亭產業突破十項措施,將強化人才引育、加強創業培訓和傳統產業扶持作為重點統籌推進。單設了具有山亭地域特色的上水石盆景制作項目,同時將開幕式、非遺技藝項目預賽和上水石盆景制作的預、決賽安排在山亭,突顯了山亭元素、山亭特色,有利于推動山亭鄉土特色品牌向產業鏈中高端縱深發展,打造產創融合、產教融合、文旅融合、創業就業融合的生態體系。
三是注重一體辦賽。堅持“技能+創業”理念,將鄉土技能人才大賽與返鄉人才創業大賽“合二為一”,引導更多勞動者發揮自身技能特長,整合創業資源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探索“賽展演訓服”結合的辦賽模式,在大賽期間舉辦一系列具有觀賞性、參與性、實用性、互動性的配套活動,進一步提高大賽吸引力,讓廣大群眾能夠近距離感受到技能和創業的魅力,營造全方位、多維度、立體化的大賽體驗。
三、大賽籌備情況
一是強化賽事組織。堅持“創新、高效、務實、安全”辦賽理念,加強系統思維、整合思維,統籌協調推進。成立大賽組委會,組建了一支穩定高效的策劃、運行和管理團隊。制定總體實施方案,明確階段工作和具體要求,形成任務路線圖、時間表。協調區(市)和相關單位,合理規劃賽事活動場地,做好賽、展、演、訓的有機銜接。邀請來自行業、企業、院校、社會組織機構的專家組成大賽評審委員會,負責大賽評審工作。
二是制定技術標準。組織有關行業協會、專業機構專家制定競賽規則和技術文件,采取區(市)推薦和組委會遴選方式組成各項目評委組,確保競賽科學規范有序。鄉土技能人才大賽通過現場實操進行綜合評判;返鄉人才創業大賽采用“6+5+1”模式,即6分鐘路演、5分鐘提問、1分鐘打分;電商直播參賽選手以直播數量、質量、流量、收益作為評判依據。大賽還將邀請公證員對決賽進行公證。
三是匯聚辦賽合力。按照厲行節約、簡樸大方的原則,實行“政府指導、社會支持”的辦賽模式,把政府投入和市場運作有機結合起來,吸納中國建設銀行棗莊分行與大賽進行合作,積極爭取相關企業在設備設施、服務保障等方面資源,推動企業、學校、機構等各類主體深度參與大賽,切實把大賽辦出特色、辦出質量、辦出影響。
答記者問
01、大眾日報記者:剛才有說到大賽期間將開展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請問具體有哪些?
尚文宇:為豐富大賽內涵,拓展大賽的社會影響力,在全社會弘揚工匠精神、首創精神,本屆大賽在增加項目的同時,安排了一系列配套活動,讓群眾近距離體驗棗莊鄉土特色品牌的獨特魅力,同時對優秀鄉土技能人才、創業人才進行多角度展示和跟蹤服務,充分發揮他們的典型示范作用。
一是舉辦棗莊市鄉土人才技藝技能作品展銷活動。選取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非遺、手造和地標性餐飲等項目的經典代表作品參加開幕式、決賽和閉幕式的展銷活動,合理組織社會公眾觀摩,展示棗莊鄉土技能人才風采和傳統技藝技能豐碩成果。
二是舉辦“鄉土技能人才棗莊行”活動。突出鄉土技能人才主題,組織傳統技藝技能成就和知名度高的大師,利用大賽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技藝技能展示展演活動,進一步詮釋“工匠精神”,增加群眾參與度,引導廣大技能勞動者特別是工匠藝人鉆研技術、走技能成才之路,營造社會重視技能、學習技能的良好氛圍。
三是舉辦創業培訓賦能活動。吸收參賽選手參加各類創業培訓,激發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選拔有持續發展和領軍潛力的“魯菜師傅”“山東手造”等小微企業和初創企業經營者,開展創業訓練營活動。推進鄉土特色品牌創業能力提升培訓試點工作,打造“魯菜師傅”“預制菜”培訓品牌升級版,促進創業者擴容提質,帶動更多技能人才就業創業。
四是舉辦棗莊市創業先鋒尋訪活動。在全市遴選30名近年來在創業大賽和其他創業服務活動中涌現的優秀創業人員,組織創業指導專家開展創業服務和政策指導,組織新聞媒體對入圍的30名創業者及其創業成果進行宣傳推廣,擴大其所創企業的社會影響力,在全社會營造創業帶動就業的濃厚氛圍。同時,將創業先鋒優秀創業成果匯編成冊,作為優秀創業案例在全市推廣。
02、大眾網記者:作為國有大行,建設銀行在支持就業創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針對本次大賽的選手將提供哪些金融服務?
崔震:作為棗莊屬地大型國有銀行,建行棗莊分行聚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動向,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助力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創業、穩經濟增長,積極支持鄉村振興發展,以新金融行動賦能實體經濟,助力全市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扶持重點客群,助企紓困解難。2022 年以來,我行以“惠市惠企”“雙百工程”為抓手,聚焦收單商戶、煙草零售商戶、零售門店等客群,推進商戶云貸、商葉云貸等產品。截至2022年12月末,銀保監口徑普惠金融貸款余額達到31.33億元,較年初新增7.3億元;普惠金融貸款客戶達到4650戶,較年初新增1115戶。其中個人普惠貸款余額8.24億元,較年初新增2.02億元,增速達32.48%;個人普惠客戶2259戶,較年初新增647戶,增速增量均位居國有大行前列。
二是深化平臺經營,構筑共享生態。建設銀行以平臺為基礎、以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經營為支撐,將“創業者港灣”和“惠懂你”平臺嵌入企業經營場景,堅持批量化、場景化、供應集群化思維,多渠道觸達用戶,重點服務創業準備期、初創期、成長期中小微群體,涵蓋服務創業企業、文化創意產業、個人創業等五類群體,全面提升支持創業就業能力。目前,棗莊建行共創建“創業者港灣”聯盟店3家、服務點36個,形成點、線、面的全方位服務模式。
三是支持重要環節,助力鄉村振興。棗莊分行牢樹金融向善、金融為民、金融利民的價值觀,努力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環節,在促進就業、鄉村振興等方面彰顯了大行擔當。截至2022年12月末,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2.36億元,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了資金支持。在當地人民銀行和銀監局牽頭考核的“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中,獲評“優秀檔”。
針對本次大賽的選手,我行除了提供日常的開戶、支付結算外,我們根據選手的不同特點,有20余項產品可以提供資金上的支持。例如個人經營快貸,以大數據分析為基礎,對個人經營者多維度畫像,運用評分卡評價方式發放貸款。商戶云貸,通過銀聯等第三方收單機構授權,獲取商戶結算信息測算出精確額度,放寬了只有建行客戶才能授信的限制條件,拓展了服務覆蓋范圍。裕農快貸,是我行細分涉農生產經營及特色產業鏈等多樣化服務場景,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人辦理的線上農戶生產經營貸款業務。退役軍人創業貸,為積極扶持退役軍人自主創業,用于滿足其個人自主創業融資需求的人民幣貸款。
下一步,我行將持續加大金融支持就業創業力度,依托本次大賽,全力打造支持技能人才和返鄉人才創業的專屬賽道,聚焦個人經營者、農戶、小微企業主等市場主體,做好產品創新推廣和業務推動,助力完善創業帶動就業的保障制度。
0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對于大賽選拔的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的后續培養,人社部門有哪些扶持政策?請詳細介紹一下。
尚文宇:鄉土技能人才是寶貴的人才資源。為進一步提升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職業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市人社局出臺了《加強棗莊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服務工作的實施方案》,以“六個一”服務機制建構架、12條具體舉措抓落實、67項政策服務做支撐,優化人才環境和服務效能,以人才振興引領鄉村振興。
一是設立一批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服務站點。采取市級服務站和區(市)級服務點相結合的模式,創建“兩級多維”服務載體,制定政策、服務、專員三項清單,為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提供政策咨詢、項目推介、待遇落實、人文關懷、技能培訓、就業創業、社??ā耙豢ㄍā钡确?。
二是建立“一對一”人才服務專員制度。打造以人社業務骨干主導,行業協會、用人單位協同的專業服務隊伍,配備首批119名服務專員,為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提供傳達政策信息、聯絡對接人員、摸排人才情況、溝通協商問題、接洽人社業務、收集人才需求訴求等有關支持和幫助。
三是組建一支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黨員隊伍。深入挖掘紅色基因,將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中的黨員組織起來,按照地域分布和鄉土特色品牌項目活動需要,依規組建臨時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發揮黨員示范帶頭和凝心聚力作用,適時開展黨員對結互助活動。
四是提供“一攬子”政策服務。落實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崗位開發補貼、租賃補貼等扶持政策,支持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創新創業。保障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勞動權益,暢通維權渠道,優化社保經辦便民服務,豐富網上服務功能,提升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搭建一個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信息系統平臺。為116名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建立基礎數據庫,研發我市鄉土特色品牌項目和技能人才信息系統,定制電子檔案,將人才信息入庫動態管理,構建市區兩級信息服務互聯互通的智慧管理和服務體系,推動服務智能化,管理現代化。
六是打造一條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與產業協同發展路徑。繪制人才地圖,結合鄉土特色品牌研、學、游、展、銷等發展需求,推動“鄉土人才+土特產+產業鏈”互融互通;創新“技能+直播”“人才+電商”模式,舉辦系列直播活動,為助力鄉土特色品牌經營發展新業態做出有益探索;開展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技能+創業”培訓,首批培訓130余人。
下步,我們將繼續做好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工作的“后半篇文章”,加強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講好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的“棗莊故事”,擦亮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金字招牌”,努力構建有利于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成長的社會氛圍,助力鄉村振興,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振興之路。
04、棗莊電視臺記者:雷局長,請您簡要介紹一下咱們山亭區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工作開展情況,謝謝!
雷杰:山亭區歷史悠久、風景優美、民風淳樸,擁有豐厚的鄉土特色產業文化。近年來,山亭區高度重視鄉土特色產業文化的挖掘和鄉土特色人才的培養,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需要,著力加強工作體系建設,在培訓、評價、使用和激勵等政策上不斷創新突破,厚植鄉土人才生根發芽的肥沃土壤,培養了一大批鄉土技能人才。去年,在全市首屆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大賽上,我區選派的17名選手脫穎而出,相應獲得棗莊市鄉土特色品牌技能大師、技能標兵、技術能手、十佳電商主播等榮譽稱號,區人社局榮獲優秀組織獎。
我們高度重視鄉土特色文化的挖掘培養,成立了工作組,深入各鎮街摸排、調研,根據各鎮街產業文化發展優勢,積極引導創建當地特色鄉土品牌項目,全力打造“一鎮一品”品牌效應。今天我們著重推出了水泉鎮上水石雕刻技能人才專場。水泉鎮被譽為“中華奇石園林之鄉”,由于特殊的地質環境,境內散布著眾多大小各異、造型獨特的上水石資源。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水泉鎮依托轄區內豐富的石材資源,以及初具規模的生產加工營銷優勢,以打造魯南上水石小鎮為目標,通過成立奇石管理者協會、舉辦雕刻技能大賽等方式,積極引導群眾合理開發石材,提升上水石的設計雕刻技能,目前,全鎮從事奇石產業加工業主達68家,從業人員300余人,注冊運營淘寶店、微商店鋪57家,年銷售總額達8000余萬元,沿103省道已形成綿延數公里的上水石景觀長廊,蔚為壯觀,水石產業初具規模。希望在今年大賽的激勵引導下,水泉鎮的雕刻師們技藝更上一層樓。
日常工作中,我們全力推進鄉土特色人才培訓,創新培訓模式,設立“農技夜?!?,邀請專家“白天送技術、晚上講經驗”,開設大棚蔬菜種植、桃樹修剪、服裝縫紉、老年人照護等專項能力培訓項目20余個,送技能到田間地頭、村居家門,方便群眾就近隨時參訓。2022年以來,累計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3682人。高度重視基層“三農”工作者素質提升,開展鄉村振興繼續教育培訓,采取“線上+線下”方式,累計開展培訓900余人,有力增強了基層農技工作者的綜合服務能力。為激發鄉土人才的積極性,我們定期組織開展技能大賽,組織他們參加省、市人才工程評選,去年有3人榮獲“山東省技術能手”稱號,有力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在全區營造了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
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大賽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踔厲奮發、積極作為,繼續加大鄉土特色品牌挖掘培育力度,積極為鄉土特色品牌技能人才提供綜合服務和政策支持,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https://mp.weixin.qq.com/s/yEJOdymq00Yf8sci_yH6eQ)